关注35斗公众号

云科创创始人赵崇军: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果业的影响

作者:35斗的朋友们 2020-02-20 08:45

始于2020年新年前夕的新型冠状病毒仍然在中华大地上肆虐,中央及各级政府实施了最为严厉的社会管控措施,人员和物资流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新型冠状病毒将以其传染力和冲击力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果业以其2亿亩种植面积、3亿吨产量和2万亿市场规模在中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对中国果业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都将带来直接的冲击和影响。

 

2月19日,35斗有幸邀请到了西安思睿德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的董事长赵崇军,为35斗的朋友们线上分享了“疫情之下,中国果业的数字化新机遇”。全方位解读了疫情对果业产业的影响,并提出果业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微信图片_20200219192038.jpg

西安思睿德咨询董事长赵崇军

 

以下为分享内容: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果业产业的短期冲击和影响

 

在市场端,疫情对果品销售带来的冲击主要体现为:

 

(1)市场消费低迷,价格下跌。因疫情防控需要禁止聚会和走亲访友,致使春节档期的果品消费市场需求直线下滑,礼品果市场更是跌至冰点以低于成本价抛售。


(2)销售渠道萎缩。大量社区夫妻果品店被暂停营业,水果连锁店被限制营业,果品销售的主渠道受限,严重影响了果品的销售。


(3)物流不畅。因交通管制和疫情防控消杀要求,物流成本上升、物流效率大幅降低,生鲜水果的流通消耗加大、流通时间拉长,物流不畅加大生鲜水果销售和保鲜的难度。


(4)果园观光采摘清淡。人员以家庭为单位严格控制,以观光采摘为主的农园观光休闲游被严格禁止,春节档期的草莓果园观光采摘收入甚微。


(5)出口受阻。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中国新冠肺炎事件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致使我国果品出口短期内困难重重,出口贸易受阻。

 

在供给端,疫情对果品生产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1)人工不足,生产组织困难。疫情导致人力供应不足,人工成本上涨,冬季草莓等时令水果在采摘、包装环节面临工人不足的困境,正常的生产组织难以有效开展。


(2)物资供应受阻。各地疫情防控所采取的封村、封路和暂停中小业主经营等措施致使农药、化肥、果品包装材料等果业生产所需农资的无法正常流通,严重影响了果品的正常生产。


(3)销售不畅,库存压力增大。春节档期因管控导致的消费下滑,致使果品生产和经销企业计划中的销量锐减,果品库存积压,不仅导致疫情后果品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滑,还会增加果品储存的运营成本和损失。


(4)现金回流速度慢,果业企业资金链紧绷,盈利下滑。销量下滑、价格下跌、库存积压延迟了现金回流时间,降低了现金周转效率,果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和资金链面临断裂的危险。人工成本、流通成本和仓储成本的上升,加之价格的走低进一步削弱了果品企业2020年度的盈利能力。


(5)产区果品积压,收购价格同期下跌超过50%,果农遭受重创。砂糖桔、草莓、枇杷、香蕉等应季水果,受疫情防控影响,“果商来不了、来了采不了、采了运不走、运了卖不了”的情况严重影响水果的正常销售,草莓等难以储存的水果产地价格一路下跌,没有品牌、没有稳定渠道、缺乏组织的小农户损失惨重。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果业产业的长期影响和趋势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有史以来我国最严的管控措施下,相信疫情阻击战必定胜利,疫情后我们的工作生活会恢复正常,企业经营也会在政府财政与金融专项政策的支持下得到缓解并走出困境。但是,新冠病毒疫情作为我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因其波及面之大、影响面之宽,必定会对几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继而推动社会、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果业也不例外。

 

(一)新冠疫情对果品消费市场的影响与趋势

 

1、疫情后消费主导人群将由70、80后快速向90后转变。在此次疫情中,90后新生代因其对在线技术和网络生活的熟悉,在居家隔离的家庭生活中成为规划和主导者。疫情过后90后会在家庭商品消费中以决策者的角色成为消费主导人群,影响市场的趋势和发展。


2、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理念得到加强。新冠病毒疫情增强了人们对自身健康和免疫力的关注,健康、安全的消费意识和生活理念得到加强,有提升免疫力的功能性水果将获得快速发展。


3、线上消费加速对线下渠道的侵蚀,成为消费主渠道。此次疫情爆发后,水果连锁门店和商超渠道经营受限、消费低迷的同时是线上消费量的快速拉升。同时,疫情促使人们改变群聚的消费习惯,各类消费倾向于避开聚集性的消费场所,大型商场和商超等传统渠道的发展受阻,以电商为代表的新零售将成为水果消费的主渠道。


4、数字化&在线化加速成为果品营销的新模式。疫情发生后,传统的线下物理销售空间与渠道受阻,以“小程序、短视频、微商场”为代表的“空中销售”异军突起,以商品、服务、运营、推广、销售数字化和在线化为趋势的营销新模式必定对果品销售产生深远的影响。


5、区域化布局,短且柔性成为果品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疫情到来,以规模效率为核心的集中采购、集中仓储、集中配送的物流链难以应对城市封城、乡村封路、县区网格化管控对物流有效运营的挑战。疫情过后,果品经销和物流企业调整物流链布局,以区域需求为单元重构供应链,缩短供应环节,提高供应链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柔性应对能力势在必行。

 

(二)新冠疫情对果品生产组织的影响与趋势

 

1、品类过度集中的产业区域应对风险会向多元化、分散化方向发展。


中国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根据气候特点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区,一些县市专注于单一果品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此次疫情对产业集中、品类单一的产区冲击最大。疫情过后,从降低社会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风险的角度出发,中国果业产区布局和县域果业产业规划会向多元化、分散化方向调整。

 

2、具有抗氧化和提升免疫力成份和功效的功能性水果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疫情的发生推动消费者形成健康生活理念,更加注重保健和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这为诸如蓝莓、树莓、百香果、柑橘等富含抗氧化成份和提升人体免疫力功效水果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3、机械化、自动化、无人化装备在水果种植、采摘、包装等环节会加速应用以替代人工。


疫情防控导致果业生产因人工不足无法正常进行,果园机械、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自动化分级包装等装备在果业生产运营中将得到更快地推广和使用,中国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装备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的产业机遇。

 

4、以5G为基础,大数据、V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水果种植、营销领域快速应用,推动果业生产和营销的数字化转型。


疫情推动了在线消费和数字化营销的快速发展,商品、服务和运营的在线化和可视化,已经成为未来商业的必然趋势。中国果业生产经营也必须顺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加速数字化提升和转型,从渠道销售向产销网络直营转变,实现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转变。

 

5、果农服务需求的增强会推动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同步推动产业平台化企业的发展。


应对疫情,分散的小农经营难以进行有效的生产资料组织和产销对接,这将促使果农对专业合作社新一轮自发的组织化服务需求,以服务果农提供信息、技术、农资和销售服务的专业合作社和平台化企业将获得更快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果业企业的发展建议


面对疫情的冲击,果业企业短期内需要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加速果品销售、削减库存压力、回笼资金,确保企业现金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损失。同时,积极研读国家陆续出台的财政和金融政策,获取政府的支持,走出疫情造成的短期经营困境。

 

果业企业在积极应对疫情造成的短期经营冲击的同时,面对疫情对中国果业市场和生产的长期影响,思睿德咨询从市场营销、人才、技术、组织和业务布局等方面提出六点发展建议,助力果业企业抓住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1、加速企业品牌化经营,加快自主渠道建设,构建果业企业的市场能力。


2、加速布局线上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并重的销售格局,加快企业营销的数字化转型。


3、引进数字化人才,把握数字化战略机遇,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在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


4、运用5G、物联网技术,紧抓果业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战略机遇,推动企业运营的平台化发展。


5、合理布局,控制单点规模,推动经营、技术和用工管理的本地化,降低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风险。


6、重视果品内在品质的提升和营养价值的开发,提升果品质量管控能力,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

 

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冲刺的最后阶段,果业作为我国很多县市农业支柱产业和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在新冠疫情阻击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必定能迎来更好的市场机遇和政策环境。


面对疫情和短期的困难,让我们坚定发展信心、攻坚克难,携手推动中国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者介绍—赵崇军】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多年服务某香港上市集团任执行董事、副总裁,对食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集团企业战略管理、投融资、财务管理和区域产业规划和园区规划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2019年创办陕西云科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专注于数字果业项目建设与运营,同步创办西安思睿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政府提供果业产业规划,致力打造中国果业第一智库。


【西安思睿德咨询】


以国际化的产业视野、丰富的行业运营经验以及扎实的产业实战能力,用思想、智慧和德操服务于区域果业产业发展,为政府提供基于深度产业研究分析的产业规划和园区规划服务,为产业内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市场分析、投融资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系统服务,助力区域果业产业发展和企业健康成长。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